中国重汽:不负使命更前行 —— 观察中国重汽领跑我国重卡市场发展之道

来源: 企业家日报网 时间: 2024-04-25 作者: 赵健

企业家日报记者 赵 健

中国重汽,一个浓缩了中国重型汽车工业发展的名字。作为中国

重型汽车诞生的摇篮,如今发展成为我国商用车行业盈利能力最强、

国内重卡行业市占率最高、中国重卡品牌出口量最大的企业。从借鉴

开发,到引进、模仿和跟随国外先进技术,迈向完全自主正向开发,

建成了自主开发体系。历经几代人筚路蓝缕、依靠科技和创新,不断

励精图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潮流中,坚定地扛起民族汽车工业

振兴的大旗,浓墨重彩地书写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探索出具有

中国特色的重卡工业发展之道。

——题 记

关于中国重汽,人们心里积存着太多解不开的谜团:都知道五年之前,它一直位列行业第三,也曾一度滑向第四,却不知是何等的绝招让它乾坤转移,极速跨越成为行业第一,继而狂飙突进成为中国国企改革的成功典范?都知道如今中国重汽的重卡产品卖得好,却不知是怎样的魔法让消费者趋之若鹜?都知道原来国内一个重卡车企要实现年销售十几万辆都是一件费劲的事,却不知中国重汽如何仅2023年在国外出口销售的重卡销量就达13万辆之多;今年2月中国重汽更是创下重卡单月出口突破14000辆的记录,始终占据中国重卡行业出口的半壁江山,成为全球单一品牌重卡销量第一。

……

在这些眼花缭乱的变化中,中国重汽完成了自身的蜕变,滚滚向前发展的态势无疑成为国内重卡市场的最大“亮点”,各项经营指标“狂飙”,迅速成为行业销量最高、销售增速最快、占有率提升幅度最大的企业,行业龙头地位持续稳固,连续两年位居中国重卡行业市场占有率的第一位;在大马力干线运输、快递、冷链等10个细分市场取得销量第一。中国重汽集团现在已成为我国商用车行业盈利能力最强,国内重卡行业市占率最高、中国重卡品牌出口占有率最高的企业!

毋庸置疑,近年来,中国重汽积极抢抓国内和国际市场机遇,经营业绩强势领跑行业,并迅速拉大了与竞争对手的差距,遥遥领跑国内重卡市场,形成了一枝独秀的局面。回首近年来中国重汽的市场表现,透视中国重汽发展重点,对于伺机而动的其他生产厂家也是一种借鉴。

科技与创新

——构筑了中国重汽强大核心竞争力

中国重汽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虽然离不开前几年中国车市的井喷行情。但在2021年下半年,国内重卡市场受政策法规和重卡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经历了大幅震荡调整,产销量迅速回落,至今才缓慢回升。在诸多不利的因素制约下,中国重汽依然保持着行业增幅和市占率第一,仅仅用“奇迹”二字是无法涵盖中国重汽的深刻变化。

如今看来,这一切的变化根源来自山东重工五年前对中国重汽集团的战略重组,创造了山东省国有企业改革“先整合后重组”的新模式。战略重组极大地震动了全球重型商用车行业,改变了全球重型商用车的竞争格局;而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重汽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上任伊始掷地有声“我要中国重汽用4年的时间实现产品的国内领先,再用3—5年的时间,全面迈向世界一流梯队,成为世界顶级商用车品牌之一,打造中国重汽成为世界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车集团”的一番豪语一出,更令业界惊叹。

国家卓越工程师,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潍柴动力董事长,中国重汽董事长:谭旭光

现在看来,这不是一般的目标,能够有信心提出这样的目标,是因为实现这个目标的背后有一套完整的战略,每一个战略后又有一套缜密的战术。通过对中国重汽所经过的历程进行分析和探究,我们发现,中国重汽在市场的优异表现正是源于坚持科技和创新,构筑起中国重汽强大的核心竞争实力,从而孕育出中国重汽发展的五大共赢点:

——赢在科技研发上 众所周知,“科技领军企业+国家创新平台”是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的“牛鼻子”,传统制造业必须实现三个转型,即: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型、从同质化做量向高质量做强转型、从产品跟随向科技引领转型。

科技创新始终是主线,也是中国重汽一直以来的硬核标签。2018年以来,中国重汽持续强化自主正向研发能力建设,不断加大科研投入,5年来,研发投入占比要从现在的4%提升到6%以上,研发投入共126亿元,是前15年的总和;研发人员从2018年的1102人,增长至3936人,其中,博士从9人增长到现在的83人。

今年3月2日中国重汽召开2024年度科技创新奖励大会,会上表彰奖励2022年以来的重大科技成果和杰出创新人才,动员全体科研人员大力弘扬工程师精神,共评选出中国重汽科技进步奖17项、技术发明奖1项、持续改进奖28项,科技创新优秀工作者42人次,奖金总额高达4360万元。

中国重汽坚持开放“竞合”理念,与全球同行企业开展链合创新,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对标赶超世界最高水平,汇聚最强大脑,加大博士和中高端人才引进,培育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以最优的生态让科技人才扎根中国重汽!通过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巨大投入,为中国重汽实现技术引领,迈向世界一流提供了坚实基础,也让中国重汽在绿色科技、智慧科技、高效科技等方向迎来科技成果的竞相迸发。

众所周知,技术的沉淀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作为我国重型汽车生产的第一人,目前其麾下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已经集中了整车、车身、底盘、发动机、电器、技术标准、应用工程等多学科的专业人员,形成了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实现了从集成应用研发向前沿基础研究转型,在智能驾驶、车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掌握一批自主可控的关键核心技术。


2024年4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内燃机学会理事长、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内燃机与动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国际内燃机学会(CIMAC)主席瑞克布姆共同为53.09%热效率柴油机揭幕

4月20日,在天津召开的2024世界内燃机大会上重磅发布了中国内燃机行业的最新技术成果——潍柴动力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3.09%柴油机,令世界瞩目。这一重大的科研成果是潍柴动力第四次以科技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有力见证,有利于落地我国“双碳”目标,标志着中国内燃机行业又一次走向世界科技巅峰,引领中国装备制造行业迈向世界一流。而在这样佳绩取得的背后,是20多年来在国家卓越工程师谭旭光带领下潍柴工程师团队以科技报国的赤子之心、追求卓越的实干品格,打造了一个个行业首创、中国首款、全球第一的科技成果和发展奇迹,挺起了中国制造的脊梁。

此外,2023年以领先科技中国重汽实现超前切换国六b,以环保黑科技守护绿色生态;AT变速箱核心技术取得关键突破并成功打造统帅8AT自动挡轻卡系列产品;全新一代TD节油技术与S-IBD缓速制动技术双剑合璧,掀起汕德卡G7H节油、安全两项革命;黄河X7以0.349Cd成为全球风阻系数最低的量产重卡,并获中国汽研、中汽中心、TÜV莱茵、伊狄达国内外四大权威机构认证,同时创造了“半挂式卡车单次加油行驶最远距离”吉尼斯世界纪录,用车轮印证民族重卡的极智节油。

——赢在产品上 用户最大的满足莫过于对产品需求的满足。谭旭光说,改革重组以后,中国重汽最富有成效的工作之一就是坚持技术创新和不断进行的新产品开发。通过山东重工集团一体化协同,中国重汽推出全球首辆搭载潍柴热效率52.28%柴油发动机和热效率54.16%燃气发动机的重卡产品,打造原装原配无极S动力链,综合传动效率高达93%,体系化节油/节气高达15.5%;研发出行业唯一双挡电驱桥,并应用于多款新能源商用车;中国重汽无人驾驶电动集卡实现全球首次整船作业;发布全国首台商业化氢内燃机重卡——全新一代黄河重卡,实现氢内燃机重卡商业化落地;自主研发了我国第一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黄河氢燃料电池智能雪蜡车,服务北京冬奥会;黄河X7成功挑战“半挂式卡车单次加油行驶最远距离”吉尼斯世界纪录并以0.349的极致风阻系数,被世界四大权威机构认证并声明为全球量产重卡最低风阻系数。

中国重汽在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正式实施之际超前布局,超前切换,与潍柴动力强强联合,为加速国家排放标准升级贡献重汽力量;其中,搭载国内全新一代TD节油技术发动机的汕德卡G7H大马力燃油车,高效燃烧系统优化与无极S动力链珠联璧合,开启燃气车大马力新时代,也带来极致节油表现;首次应用可替代液力缓速器的中国重汽S-IBD缓速制动技术,最大制动功率可达375KW/510马力,两大黑科技掀起节油、安全新革命,更有汕德卡全勤高效基因和进口超越舒适驾乘优化,打造升级用车体验。

2023年,中国重汽推出行业唯一AT自动挡轻卡——HOWO统帅AT自动挡轻卡,搭载中国重汽自研智能8AT变速箱,内置5组湿式离合器,0.4秒最快响应,比传统AMT提升50%—70%,以AT技术的最新突破,引领商用车产品新一轮进化。

在2024年1月召开的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重汽S+技术品牌正式发布,78款整车及50件零部件产品震撼亮相,其中包括高效干线物流巅峰之作—汕德卡CH9/840马力牵引车、搭载S-IEC燃气智控技术的全新豪沃TS7-H/700马力燃气车、轻卡巅峰之作—HOWO轻卡8AT两款全新产品、黄河X7 L2+级智能驾驶牵引车及汕德卡GX氢燃料重卡,以科技赋能商用车绿色、智慧、高效升级。

…… ……

随着这些不同品系的产品在市场上推出,中国重汽形成了车型多、系列全、配置好、成本低的产品特点,不仅使产品迅速占领了市场,也扮演了中国重卡技术领跑者的角色。

——赢在产业链协同上 “网优则胜,网劣则败”。谭旭光认为,汽车产业的最终环节不是产出,而是产业链的协同和创新,进而提升企业及其产品的诚信程度。中国重汽从之前的分散采购模式,向集中采购模式转变,实现集中管控,并同步推进供应链的整合与优化,加快了优胜劣汰的步伐,并在公平竞争、公正判罚、阳光管理和干净做事这四个准则基础上,打造共生共进的命运共同体、战略一致的价值共同体和高度融合的研发共同体这样三个“共同体”。

为此,中国重汽推动建立供应链“双链”体系,一是坚定不移加快国际供方的引入,推动中国重汽迈向高端;二是坚定不移推进国内供方进入高端产品,保证供应链安全的同时提升成本竞争力。

目前,中国重汽的集采改革已经初步完成,下一步将进入新的阶段——生态重构阶段,核心是推进中国重汽与供应链的战略互信共赢,加快供方的规划与升级,从而实现互信共赢,打造世界一流供应链的目标。

——赢在管理上 打铁还需自身硬。重卡市场竞争是需要拿内功说话的,不仅需要规模,需要效益,也需要管理。改革重组以来,中国重汽全面导入了以“约法三章”为核心的团队文化、“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的核心价值观、“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激情文化、“一天当两天半用”的效率文化,重塑了中国重汽领导干部的精气神,为“一潭死水”的中国重汽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过去相比,我们现在的干部队伍价值观高度统一、主动性迅速提升、执行力空前强大。

与此同时,谭旭光一直以来狠抓产品质量管理,一流产品来自一流的管理。中国重汽已具备世界一流的生产制造能力,冲压、焊装、涂装、总成产线的自动化能力、先进工艺能力全面领先行业,为生产制造过程的产品一致性与交付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024年,中国重汽将持续完善全过程质量体系建设,从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到下线零公里检测,实现全方位管控,确保过程实时监控、数据全面打通。中国重汽承诺:坚决不做低质产品,用最高出勤率、最高品质力,打造行业最优品质的商用车,让客户用得更放心、更可靠。

——赢在服务上 在产品趋同化日益明显的今天,仅仅依靠产品几乎不可能去创造任何一种持续竞争的优势。在中国重汽,服务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更是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因而,中国重汽坚定不移加速做大做强后市场能力,重汽后市场销售收入在连续4年保持全国商用车企业第一名的基础上,将继续领跑并挑战百亿目标。中国重汽的实践证明,谁赢得了用户,谁就拥有了一个以汽车为纽带的庞大客户市场。

同时,中国重汽将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基础,创新运营模式,实现新业态规模增长。围绕用户运营,创新营销模式,打造车辆“买用养换”全生命周期资产运营管理的能力,形成“智慧物流、车辆租售、保外后市场、二手车”的全生命周期生态业务布局,建立以服务带动整车的良好循环,完善中国重汽车辆后市场服务生态体系。

战略和布局

——拉高了中国重汽持续发展的境界

兵法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时光的流逝已经淡漠了人们对传统的记忆,异彩纷呈的商业竞争每天都在演绎新的精彩。我们知道,一个企业要持续发展,可用四个底线问题来回答:凭什么凝聚人心;凭什么安排核心业务、增长业务和未来业务的三层产业链;凭什么获得比较竞争优势;凭什么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中国重汽在谭旭光的带领下,坚持认为一个企业要赢得竞争优势,就必须苦练内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更要善于创造持续竞争优势,让自己永远处在市场领先地位。而要做到这一切就必须制定了一系列的中、长期的谋略规划,围绕这些规划踏踏实实,扎实有效地开展众多基础性的工作。正是这样,中国重汽才有如今在市场上的良好表现,算是对以前工作的一种回报吧!

一直以来,中国重汽不断在加紧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立足于国内,依靠自己洞悉国内市场的优势,结合自身多年重型汽车生产经验,广泛吸纳世界重卡先进技术,坚持自主设计、自主开发,不断创新,打造自己的品牌,实施自主发展。其中,重塑黄河品牌,重磅推出全球首款风阻系数0.37的全新一代高端黄河重卡,实现了向世界一流水平的迈进,圆了几代中国重汽人的心愿,有关专家认为,这标志着中国重汽以复兴民族工业为己任,在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自主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扎实的一步,更为企业更长远的发展增强动力,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从这一点上看,中国重汽无疑应该得到国内更多汽车生产企业的垂范。

值得高兴的是,中国重汽已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赶超世界水平,拓展国际市场”。一向激情高调的中国重汽董事长谭旭光毫不掩饰在多个重要场合发出:义无反顾挑起中国重汽打造世界一流全系列商用车集团的梦想,挑起新10年、20年跨越发展的重任,带领中国重汽不断攀登、不断冲刺、不断向前的号令。

从国际重卡产品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目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重卡工业的发展应该积极紧跟世界的步伐,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作为“进口替代”的扛旗者,中国重汽汕德卡上市9年以来,作为国内高端重卡领航者,汕德卡以精工品质跻身世界一流卡车之列,从“进口替代”向“进口超越”进阶,让中国智造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物流新时代打造精品装备。

如今中国重汽在中国重卡能出口到的主要区域都做到了中国第一,特别是在非洲、独联体、中东南亚等地区已经在所有品牌中独占鳌头,取得了全球单一品牌占有率第一的好成绩。以中国重汽汕德卡为代表的高端产品在海外市场与斯堪尼亚等国际品牌正面交锋,销量突破4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0%,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这也充分表明,中国重汽加速布局海外战略落地,全面进军全球高端市场,与一流国际对手正面竞争,极大地提高了中国重汽的整体竞争力、全球化经营能力。

更为可贵的是,面对全球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中国重汽顺势而为,积极布局新能源和开展数字化革命,抢占科技制高点,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增长点。为此,中国重汽投资百亿打造的济南莱芜数字化“灯塔工厂”和世界一流的商用车生产基地,赋能绿色智造经过一年的试运行,已经实现全负荷高质量运转,装备保障能力、数字化管控能力、产品过程控制能力已经全面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这就是中国重汽产品质量的信心和底气!

现在看来,以中国重汽为代表的中国重型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艰难的风雨岁月,正在蓄积力量,参与全球重卡行业的竞争。纵观其轨迹,它的成长和发展,曲折与艰辛,每一个细节和每一步都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从形象思维的角度出发,把中国重汽的历史和未来谱成一曲雄壮激烈的交响乐,不仅荡气回肠,而且发人深省。

“无论全球局势如何激荡、无论行业周期如何变化、无论市场竞争如何残酷,我相信中国重汽和关心支持中国发展的社会各界,以及同心同行形成价值共同体的广大合作伙伴在一起就是中国第一,而中国重汽集团一家干得好不叫好,整个中国重型汽车行业迈向世界一流,才是真的好!”谭旭光如是说。

从经济意义上来说,中国重汽无疑是代表中国经济发展一个很好的窗口;而从历史意义上来说,中国重汽则为中国重型汽车工业发展史涂上了浓墨重彩、令人振奋的一笔,坚定地扛起了中国民族汽车伟大振兴的大旗!


责任编辑:蒋莉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