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

来源: 内蒙古日报 时间: 2023-06-02 作者: 李存霞

    00300612593_4c8cad4f.jpg

      呼和浩特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校园。(自治区民委供图)

      6月的内蒙古,花红树绿,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2400多万各族人民并肩携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正在为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努力奋斗。

      5月是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政策宣传月”,在宣传月中,全区各地广泛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宣传,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在全区积极营造“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四个与共”的思想深入人心,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磅礴伟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内蒙古工作,为推进新时代内蒙古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和‘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内蒙古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唱响同心筑梦的时代乐章。

      凝心铸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回望过去,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建立的,内蒙古是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内蒙古各族人民始终心向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赢得并长期呵护了“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近年来,全区各地常态化全员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依托“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民族法治宣传周”等活动,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着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培树2个国家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命名8个自治区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全区各地广泛开展“我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等主题宣讲;组织编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众读本》等相关读物……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系列举措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族人民心中深深扎根。

      近几年,内蒙古积极探索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路径,着力打造更多政治性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打造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书籍、舞台艺术作品、影视作品、美术作品。

      内蒙古影片《片警宝音》《守望相思树》包揽两届华表奖优秀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奖;内蒙古经典歌曲演唱会《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在北京激情唱响;舞剧《骑兵》《草原英雄小姐妹》等文艺力作屡获大奖;交响乐《旗帜》、民族管弦乐《丝路草原》等文艺作品走进全国40个城市开展近60场巡演……

      内蒙古坚持用中华文化浸润民族团结,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形成了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兴安盟组建起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宣讲团,深入全盟各地巡回宣讲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举办群众性文艺汇演,用精彩节目生动描绘各族群众团结奋进的美好画面;锡林郭勒盟第二中学举行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活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根植于各族青少年心中……

      多措并举,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走进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排练厅中传来乌兰牧骑小分队的歌声;民族融合小课桌上,老师正为孩子们讲述民族团结故事;传统手工技艺课堂中,各族妇女共同学习刺绣、编织等手艺……

      临潢家园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社区,生活着汉族、蒙古族、壮族、回族等十多个民族的居民。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临潢家园社区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把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社区环境。

      “几年来,我们紧贴居民所思所想所盼,打造‘民族团结之家’综合服务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各族居民和睦相处,团结奋进。”该社区党委书记吴晓华说。

      “我们社区各族居民亲如一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很幸福!”社区居民朝格说。

      近年来,内蒙古把城市民族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社区,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积极创造更加完善的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

      同时,全区各地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大力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不断完善更加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政策条件。

      鄂尔多斯市着力打造《石榴红了》等以民族融合为主题的文旅演艺品牌,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平台;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与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共同开展各族少年儿童云交流活动,推进各族少年儿童实现跨区域、全方位、多样化的交流;阿拉善盟与宁夏石嘴山市签订《跨区域协调合作协议书》,与毗邻地区优势互补、互促共进,促进各族群众跨区域双向流动……

      各族群众在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截至目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盟等5个盟市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市),73个单位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215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34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成为各族群众的榜样。

      共谋发展,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加快推进沿边国道未建成路段建设,积极推动边境地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加快重点口岸通高速建设……截至2022年底,内蒙古20个边境旗市(区)公路总里程达到4.8万公里,边境地区交通状况持续改善。

      道路通畅,为边境地区带来更多发展机会。各族群众走上硬化路、住上安全房,喝上放心水、吃上“产业饭”。

      近年来,全区各地大力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生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今年,自治区累计下达中央及自治区本级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7.14亿元,资金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着力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近年来,全区上下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去年,内蒙古生产总值达到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万元,比5年前提高了1万元。

      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团结一心,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同时,内蒙古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持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将涉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以法治之力护航民族团结。

      “内蒙古的今天是各族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内蒙古的明天仍然需要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嘱托,内蒙古2400多万各族儿女必将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努力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奋力将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见习记者 李存霞)


责任编辑:何永明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