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意义——杭商传媒专访中国电力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富强

来源: 企业家日报网 时间: 2022-08-14 作者: 马晓才

杭商传媒 马晓才/文

中国电力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富强

【人物名片】陈富强,国网浙江电力高级专家,教授级高级政工师,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党建研究院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作家协会第六至第九届全委会委员。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并出版文学作品500余万字,主要作品有《中国亮了》《中国电力工业简史》《万物无尽》等多种。有多篇散文和纪实作品入选国内多种重要选本、教辅和语文试卷。获第四届特区文学奖,全国报纸副刊作品金奖,首届中国工业文学大赛长篇报告文学奖,四次获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能源工业革命》入选浙江省文化精品工程和人民日报“2019年度值得一读的30本好书”。

Q1

杭商传媒:从文学梦想到电力文学情结,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您和电力行业结下终生之缘?能否分享一下您最初的文学梦想?

陈富强:1882年7月26日,中国有电,开始从步履蹒跚到波澜壮阔的奋进历程。到2022年,恰好140年。从零开始,中国电力工业逐渐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家族一员,无论是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还是全社会用电量,多年处于全球第一位置,并且为世界电工领域贡献了大量国际行业标准。我入职电力行业30多年,可以说,亲眼见证了电力行业日新月异的沧桑巨变。客观讲,中国电力工业赶超世界,无论是速度和质量,都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特别是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以后。作为一名电力员工,我有幸参与其中,并将自己的职业生涯与电力紧紧维系在一起,我既感荣幸,也深有体会,同时也促使我将大量精力转向能源电力题材的创作,并成为国内能源电力题材写作有一定话语权的作家。我最初的文学梦想,恐怕和大多数人一样,始于热爱。在就读小学的时候,大约是四年级,我第一次从民间借到一部残缺不全的长篇小说,书名叫《青春之歌》。虽然内页有很多破损,甚至缺角少页,但我依旧如饥似渴,大概只用了两天时间,利用课余和晚上时间,就全部读完了。众所周知,上个世纪七零年代,许多中外文学名著还是禁书,我读到的这部长篇小说,是最初的文学营养。后来,名著解禁,我特意去买了一部新版的《青春之歌》。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的写作天赋,在小学就开始崭露头角,我记得有好多次,语文老师会在课堂上朗读我的作文。这个势头一直延续到高中。我就读的中学,当时有一批从大城市“下放”的优秀教师,其中我的语文老师分别姓邓和姓李,他们给予我的帮助让我终生受益。特别是李老师还健在,她退休以后,大多时间居住在她的家乡上海,我们有微信,也偶尔电话联系。李老师说,她桃李天下,但一直以我为荣。听到老师这个评价,令我既惭愧,也欣喜。或许正是因为语文老师们的鼓励,让我产生一种幻觉,我以后是可以成为一个作家,创作一些能够让读者记住的作品的。

Q2

杭商传媒:2008年南方普降大雪,持续的雨雪冰冻灾害对电网造成了巨大破坏,您是最早进入抢修现场的作家,并在最短时间内创作了报告文学《保卫电网》,这也是当时国内最早反映抗冰抢险的报告文学作品。您似乎是带着某种使命感赶去第一现场的,能回顾一下那次经历吗?

陈富强:

的确如此。2008年冬季持续多日的低温雨雪冰冻,给各行各业带来的损害超乎人们的意料,特别是电网,浙江是全国受损最严重的省级电网之一。简单说,主网和配网,已无法全域正常运行,不少地方倾塔倒杆,与外界的联络中断,个别地区孤网运行,城乡停电,工商业无法正常生产和营业,给百姓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浙江电网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在国家电网和华东电网的支持下,调集数万电力员工进入现场抢修。当然,这其中,各级地方政府、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也给予宝贵的支援。由于浙江地形特殊,大多电力线路穿越崇山峻岭,车辆无法抵达,抢修设备只能肩扛人背,为了早日完成电网抢修,很多职工都携带睡袋上山,吃住在山上。后方管理机构也全部取消春节休假。我记得当年,我原本计划随妻子去昆明过年,也退掉了机票。险情发生没多久,我就去了抢修一线。我觉得我有责任,记录下这个悲壮的时刻。我在山上的时候,先后接到浙江省作家协会和中国电力作家协会领导的电话,大意和我的想法一致,就是希望能组织作家深入现场采访,创作抗冰抢险作品。从现场回来后,正是春节,我在家整理采访笔记,并开始写作《保卫电网》,这个标题是我早就想好的,在现场看到倾倒的铁塔,有的几乎扭成了麻花,导线覆冰之严重,是我入职以来第一次所见。而我们的职工面对大灾大难时的冷静与无畏,都让我刻骨铭心。我记得进山时,由于树和竹折弯倒地,原本的山路几乎就不见了,职工们手持砍刀,边砍边进,从漫山遍野的冰雪中,劈出一条可供人员和物资上山的羊肠小道。很多时候,午餐就是方便面,大家就蹲在雪地里,边吃边笑。还有一个青年职工,计划是春节结婚的,因为参加抢修,打算推迟婚期,但他女友不同意,一定要按期举行婚礼,于是,她一个人去了婆家,而新郎则在丽水山区参与电网抢修无法回家。这个故事,还被浙江话剧团搬上了舞台。我用了两天时间就写下近万字的报告文学《保卫电网》,《国家电网报》《浙江日报》等第一时间刊登,后来又获得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金奖,全国经济类新闻评选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新闻奖复评。当时,有记者采访时告诉我,《保卫电网》是国内第一批创作发表的抗冰抢险文学作品,而我,可能是最早进入电网抢修现场进行采访的作家。我觉得,当时我之所以在没有获得任何指令的情况下就自觉行动,是出于一种作家和职业的使命感。而且我相信,任何一个作家,在现场看到那些抢修的场景,都会被感动落泪。那些普通职工,不会说豪言壮语,但在工作时,却如一头头勇猛的狮子,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挡他们的脚步。

著名作家蒋子龙为陈富强颁发英大传媒特约作家聘书

Q3

杭商传媒:您在接受“绍兴新文学”公众号访谈时提到“在文学渐渐边缘的当下,文学作品的发表与出版也都比较困难。依靠文学来改变人生的年代早已过去。”您指的或是传统出版渠道的文学,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当下网络文学的繁荣,(截至2021年底, 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02亿,占网民总数48.6%。100多万签约作者,存量作品约2500万部,正以每年200多万部的速度增长,网络文学普遍以玄幻、武侠、科幻、穿越历史故事等为主,尤其深受95后年轻读者的追捧)很多创作者也通过作品改变了命运,有不少还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在取得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获得了个人声望和财富上的成功。可以说,中国当下,文学依旧有它的生命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文学。您是否认同我的说法?您是如何看待当下网络文学空前繁荣这一现象的?

陈富强:我说的“在文学渐渐边缘的当下,文学作品的发表与出版也都比较困难。依靠文学来改变人生的年代早已过去。”是对于大多数文学爱好者而言,即使很多传统意义上的作家,他们的作品,依旧有很大的市场,比如莫言、余华、贾平凹、麦家等,他们创作的作品,早期的依旧持续畅销,新创作的,几乎每出版一部就赢来市场一片叫好声,以他们为代表的优秀作家,仍然是保持中国文学尊严的重要标志。网络文学是当代文学无法回避的一个现象。我刚刚看到南京大学丁帆教授的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了传统文学写作与网络文学的关系。丁教授认为,创作中的反智倾向越来越突出,作家自觉从知识分子写作变成职业化的写手,我一直讲有很多作家不是作家,他是写手。但是我跟很多作家接触,一流的作家也都哀叹:“我们和网络写手差别太多了,你看现在作家富豪榜上排在前面的全是网络写手。”我以为虽然到了读图时代,网络作品有广大的读者群,但是能留在文学史上的是微乎其微的。我基本同意丁教授的这个评价。浙江是网络文学重镇,有许多优秀的网络作家。我也认识其中不少创作能力旺盛的网络大神。记得有一次开会,我和一位年轻的颇有些名气的网络作家居一室,午间休息,他还在电脑上忙碌,边喝红牛边敲键盘。我说你中午也不休息一下?他说,没有时间休息,我今天要更五千字,现在不写,晚上也得写。据说还有日更万字的网络作家。从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来说,这样的生产速度,是很难提供优质产品的。我认识的朋友中,也有不少在追读,而且是付费的网络作品。浙江一些年轻的网络作家,也有曾经年入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效益之好,令人吃惊。这种现象,是传统作家们难以想象的。但我的观点,类似的网络作品,其思想和艺术价值值得探讨。网络文学的繁荣,不代表文学的繁荣,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相对割裂的概念。如果年轻读者沉迷网络文学,而忽略传统纯文学的阅读,是令人忧虑的。当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我个人依旧相信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对于人类的终极意义。

Q4

杭商传媒:英国文学家毛姆曾说:“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帮你逃脱人世间几乎所有的苦难。”您认同这样的说法吗?阅读、写作对于您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哪儿?陈富强:非常认同。就我个人而言,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阅读与写作,我的生活会是什么状态。我直言,阅读与写作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它给予我的意义,怎么说都不为过。我曾经说过,我几乎没有业余爱好,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买书、看书、写书。我们家每一次搬家,最难处理的就是一屋子书。记得有一次参加“书香国网”直播,有读者问如何处理工作与阅读写作的关系。我说,要充分利用好时间边角料,可以同时阅读几本书,比如在办公室放一本,午间休息时看上几页。再比如在家里的客厅、床头,甚至卫生间都可以放一本书。每天少看一两个小时手机,把这部分时间用到阅读上,日积月累,就很可观。至于写作,也同样,鲁迅说,“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写作是我的业余爱好,当写作成为一种生活日常的一部分,答案也就清楚了。说没有时间阅读与写作,不过是不值一驳的借口而已。阅读与写作,让我觉得人活着,可以更纯粹一些,变得更聪明一些,对于万事万物,让我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先贤苏轼有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这几句诗,从另一个角度道出了阅读与写作对于我的意义。

Q5

杭商传媒: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您最热爱的文学著作?谈谈它对您的成长有怎样的影响。

陈富强:

说到这个,可就太多了。如果必须选择,我选择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前不久,我去绍兴出差,利用晚上时间,专门去了趟鲁迅故里。其实,我不止一次去过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三味书屋。只是每次去绍兴,不去看看先生,似乎心里总有点空落落的。那天晚上,我抵达鲁迅故里时,所有黑漆大门都紧闭。这自然也是在我的意料之中。我徜徉在巷子里,仿佛透过高高的围墙,能看见先生的笔,在纸上发出的呐喊。当然,更能感受到阿Q走在屋檐下,蜷缩在土谷祠里,看到他跟人打架,说“我总算被儿子打了”,又看见他在临刑前因为那个圆没有画圆的遗憾。鲁迅塑造的阿Q,是中国文学画廊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精神胜利法”,几乎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我记不得读过多少遍《阿Q正传》,我第一次读到这部小说时,有一种被针刺的感觉,第一次发现,一部篇幅不大的小说,居然可以承载那么宏大的主题。可以说,《阿Q正传》是鲁迅对旧中国病态国民性的一次集中展示和系统的大清算。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很少有这样一部小说,能获得全社会的广泛认可。《阿Q正传》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阿Q正传》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一点也没有减退,反而日见其浓烈日显其尖锐,“未庄”的国情并无根本改观,“阿Q精神”仍然到处可见。《阿Q正传》就是一把解剖刀,通过“解剖自己”而剖析中国人的精神危机和国民性格。每次去鲁迅故居,都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驱使我,不要停下来,要向前走。我早期的民国题材小说创作,很大程度上受到《阿Q正传》的影响,很多小说都以“未庄”为背景。我写过一个中篇小说,标题就是《未庄的一九三四年》,在《江南》杂志发表后,《作品与争鸣》予以转载。再以获得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的中篇小说《月娘的河》为例,故事发生的背景地也叫“未庄”。鲁迅永远是一面在历史的烟云里猎猎舞动的大旗,我只管朝着旗帜的方向,一直走就是了。

陈富强在《百年光芒》首发式上发言

Q6

杭商传媒:您的家乡是绍兴安昌,都说“天下文章出浙江,绍兴名声最响亮,老爷之外有师爷,天下师爷出安昌。”您的家乡还有师爷文化吗?有人认为,师爷是各级官员为了政务需要聘请的有知识积累、专业技能的文人学者的通称,您一直都是在体制内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体制内的文人也是师爷的一种延续。您是怎么看待自身的职业定位的?

陈富强:安昌古镇是我的诞生地。我在那里生活了近20年,我熟悉那里的每一座拱桥,每一条小巷,每一条河流。安昌本地的文史专家们,对师爷文化有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成果证明,民间盛传的师爷,其发挥的作用不仅是各级官员为了政务需要聘请的有知识积累、专业技能的文人学者。师爷是明清时期,封建官制与绍兴人文背景相结合的产物,是明清两代各级主官私聘的顾问、参谋与助手,参与官场机密、襄理公务。这对当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师爷明朝时称幕宾、幕客,清朝才有幕友、师爷之称谓。这个地域性、专业性非常强的群体,肇始于明代,盛行于清朝,没落于清末民初。安昌是师爷荟萃之地,被誉为“绍兴师爷故里”。一位文史专家经过考证,安昌在全国各地,颇有影响力的师爷,有名有姓的就有近百人。2011年,安昌被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师爷文化之乡”。现在建有“师爷馆”,对师爷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进行图文和实物展陈。体制内的文人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师爷的延续。我参加工作后,在基层班组锻炼了三个月,就破格到管理部门工作,这主要得益于我的写作能力。记得刚入职时,还是新员工培训阶段,我出驻地的黑板报,没有任何文字资料,只有几支彩色粉笔,一两个小时,就能出满一期黑板报,既让新同事们钦佩不已,也引起管理层的注意。所以,实习期未满,就调去管理岗位工作。当然,现代企业管理的复杂性,比几百年前的师爷所要承担的,显然要多得多。除了必须具备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思辩能力、丰厚的企业管理的知识储备,掌握最新行业发展的前沿理论,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总之,体制内的文人,是不可或缺的人才,也是一个普通的企业人,与企业的命运紧密相连。

Q7

杭商传媒:您在谈及《中国列电》丛书时说:“历史从来都需要有记录人。倘若没有孔子,我们何处读《春秋》。如果没有司马迁,哪来《史记》。同样,如果没有《中国列电》丛书,我们又怎么能了解那段历史,又怎能知道那些曾经为新中国最初的基石甘做一粒尘土的中国列电人。”您也曾参与编撰《中国工业史·电力卷》,写作了《中国电力工业简史(1882—2021)》,您的电力报告文学是一部部谱写中国电力工业的史诗,为电力从业者著史立传,是不是已经内化为您心中的使命和动力?

陈富强:

可以这么说。我创作的第一部电力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和太阳一起奔跑》,2004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入选“文学解读浙江重点工程”,也被写进《浙江通志·文学志》。随后,我与黄亚洲、柯平合作,采写了长篇报告文学《中国亮了》,这部作品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是作家出版社迎接中共十七大重点献礼作品。在后来的十多年里,我先后创作出版的能源电力题材的长篇文学作品还有《铁塔简史》《源动力》《能源工业革命》《火焰传》《点灯人》《中国电力工业简史(1882-2021)》。这些作品出版后,都获得不错的市场反应。其中有获得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的,也有获得首届中国工业文学大赛奖的。《能源工业革命》则入选人民日报推荐书单“2019年度值得一读的30本好书”。可以说,这十多年来我的主要创作精力,都投入到了能源电力题材的写作中。一方面,是中国的能源电力工业,在全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方面,我也有一个想法,通过我的作品,构建起一个中国电力工业的文学驿站。至少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位作家像我这样,创作了数量如此之多的能源电力题材作品。我想特别提一下新出版的两部作品,一部是《中国电力工业简史》,另一部是《点灯人》。《中国电力工业简史》是我从数千万字的史料中,筛选整理创作而成的一部史书,本书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用文学的语言,对140年中国电力工业史进行了梳理和叙述,既有宏大叙事,也有细腻描述,对中国电力工业史上的重要事件进行了客观解码,对电力工业与经济社会的影响,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对中国电力何以在较短时间内成为全球电力行业的领先者,提供了诸多可靠、全面、清晰的答案。本书出版后,赢得很好的市场反响,已经成为电力行业新入职员工培训,大学电力系统相关专业的重要教材,先后被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图书馆收藏。长篇报告文学《点灯人》,向读者呈现了“时代楷模”钱海军为民服务、质朴无华的人格魅力。本书为中国文学画廊贡献了一位“点灯人”艺术形象,通过作品,让读者在一个优秀产业工人的情怀中,看到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的职业操守,让读者深切感受微光成炬,薪火相传。这部作品创造了写作时间和出版时间的两个纪录。我和合作者潘玉毅,在原有的《点灯人》基础上,只用了一个月左右时间,就完成了32万字的创作。中国电力出版社也组织强大的编辑团队,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出版了该书。《点灯人》出版后,多次加印,一时洛阳纸贵。

陈富强为读者签名

Q8

杭商传媒:很多作家的家乡都是他们的精神家园,也是写作素材的源泉。安昌古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温婉而恬淡,您曾写过一篇题为《我的文学青春》的文章回忆安昌古镇,在您的心中,您的家乡对您意味着什么?

陈富强:许多年以前,我写过一组散文,总的标题叫《古镇旧事》,大约有20来万字。这组散文最初以长篇连载的形式在北美《橄榄树》文学网站上推出。作品书写的,都是安昌古镇的风土人情,比如写了社戏、茶馆、弄堂、石桥等等,家乡对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是安昌古镇文化站的第一批读者,那时,中外文学名著开始解禁,安昌也建起了文化站,我几乎每天晚上都去那儿看书,我在那儿第一次读到了《红楼梦》《复活》。看完书,我沿着青石板街道慢慢走回家,昏暗的灯光映照着我的身影,略显孤单而诗意。这样的夜晚和姿势重复了无数次,我觉得,安昌文化站给了我重要的文学滋养。故乡有我的父母,有我的童年,也有我少年的梦想。我就读的是镇上唯一一所中学。安昌中学创办60周年的时候,我作为优秀校友,照片上了学校的墙。校长让我给校志写个序。这时,我才发觉,家乡人已经把我当作一个“人物”了,而我,却从未改变,依旧是那个有着文学梦想的小镇少年。如果说,我的文学创作是一次长征,那么家乡,就是这次长征的起点。一个游子,可以忘记他曾经抵达的某个国家,某个风景,但家乡,则是永恒。是起点,也是终点。

Q9

杭商传媒:您写了电力题材的报告文学三部曲,《和太阳一起奔跑》《中国亮了》《铁塔简史》。您在写《铁塔简史》的时候,为采集一手资料走遍了大江南北,甚至深入广西百色,云南至广东的直流输电工程施工现场,采访了大量的高塔制造与施工企业、设计单位,为获得翔实的资料付出了大量心血。请您谈谈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采访经历。

陈富强:难忘的采访经历很多。我从《铁塔简史》的采写说起。写作这部作品的起因是大陆和舟山的电力联网工程,当时,需要建两座370米跨海高塔,建成以后,是全球第一输电高塔。我去了现场后,觉得光写联网工程不足以满足我的写作初衷。我打算以高塔为切入点,写一写整个中国电网的发展。于是,我去了广西百色,当时,从云南到广东的特高压线路经过百色,而这个标段恰好是浙江电力下属的一家施工企业承担的。我到百色的次日,去了山上施工点,由于线路的建设是一天天向前推进的,所以,施工人员的驻点,也得跟着线路走。我在山上的驻点吃了一顿午餐,驻点是山上村民的房子,厨房是屋外临时搭建的,厨师就是项目部的管理人员。饭菜做好,再由项目部的人送到前方施工点去。晚上,施工人员回到驻点,没有电视,手机信号也不好,洗澡也需要下山。虽然知道野外作业艰苦,但实地一看,还是很吃惊。事实上,这样的工作与生活状态,对于送电工来说,是常态。我想,当人间万家灯火时,几乎没有人会记得,这些电力的输送,是如何翻山越岭抵达终端,照亮天空和大地的。

Q10

杭商传媒:您在《铁塔简史》中不仅客观地叙述了中国电网的成长历史,还折射出了改革开放以来电力行业的辉煌与艰辛探索,提出了发人深省的有关中国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干部作风等重大问题的思考。近年来,电力系统反腐加码,查处了很多“电老虎”,比如华中电网原党组书记兼总经理谢明亮,南方电网原一把手李庆奎,华电集团原党组副书记、总经理云公民,国家能源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宝华,原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谢长军等陆续被查。反腐力度加大的同时,电力行业改革也在深化。您对此有什么新的思考?

陈富强:

电力行业既是一个国家基础产业,也是一个人才、技术和资金相对密集的行业,每年有大量工程需要建设,涉及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的资金额度都很大。尽管内外部监管力度很严,但依旧会有一些人以身试法。查处那些违法犯罪人员,一方面说明党中央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和力度,另一方面也说明,这项工作任重道远。电力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而动态的过程,和其他行业一样,只有持续加大监管力度,从制度上、源头上彻底杜绝有可能产生腐败的任何漏洞,电力从业人员的廉洁从业、廉洁自律就能得以持续。

陈富强作品在书店上架销售

Q11

杭商传媒:您在2018年5月出版的《能源工业革命——全球能源互联网简史》一书中,对全球能源互联网这一“中国方案”的来龙去脉及其与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充分显示了能源领域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引领。然而,有反对的声音认为,随着中美贸易摩擦以来逆全球化的浪潮加剧,尤其今年俄乌战争爆发,台海局势紧张等地缘政治影响,这一方案的可行性进一步降低。4年多过去了,您如今对未来应对全球气候治理、能源紧张问题的“中国方案”,观点上有所变化吗?您对未来人类能源使用有过科幻式的想象吗?

陈富强:我在《能源工业革命——全球能源互联网简史》一书中,曾经提出彻底解决台湾用电困境的“小西电东送”方案,用海底电缆实现大陆与台湾联网,台湾目前的电力不足问题,将获得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方案,其实从技术和经济层面看,没有任何困难。大陆与舟山,与海南岛都已实现电力海缆的互联。同理,全球能源的互联也一样。今年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很多地区的全社会用电负荷,都创下历史纪录。这是地球升温在气候上的体现。从理论上,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控制地球升温的有效手段。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并演讲: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的需求。2017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再次表示:要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趋势,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有三个基本特征,“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智能电网是基础,特高压电网是关键,清洁能源是根本。从这三个特征中就可以看出,清洁能源的利用,既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地球温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中国电网多年来没有发生大面积崩溃瓦解事故已足以证明这一点。2016年春天,我去北京出席第一次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日本著名企业家孙正义有个简短演讲,他讲了一个故事,说他有一个狂野的设想,要建一个亚洲超级电网。我们都知道,作为岛国的日本一次能源相对贫乏,他想在蒙古建大型光伏基地,通过特高压送电到日本。一次,他到访中国,拜访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掌门人刘振亚,刘听取他设想后哈哈大笑,说你要建亚洲超级电网,我要把全世界的电网都联起来,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孙正义说,这怎么可能?刘说,为什么不可能,你的亚洲超级电网无非是国与国之间的电网相联,我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则是洲与洲之间的电网互联。孙正义后来接受了刘振亚的观点,并且出任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主席。孙正义之所以关注能源互联,是因为他还有一个身份,日本可再生能源协会主席。当然,随着国际局势的剧变,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的可能性也在发生波动。但是,中国国内的能源互联却已取得重大突破,以特高压为纽带的“西电东送”,实现了跨省区、远距离电力输送,以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为标志,西南的水电正源源不断输往长三角、珠三角负荷中心。西北的煤电则主要送向环渤海地区。我曾经写过一个中篇小说《黑启动》,发表在核心文学期刊《脊梁》上。小说的主要内容是比邻星人入侵地球,摧毁中国东部沿海某特大城市电网,为恢复电网运行,正在东海一座小岛上度假的电力工程师和一位院士,启动了刚刚研制成功的小型核聚变装置,遥控实现电网“黑启动”,恢复了特大城市电网的运行。这个小说带有科幻色彩,但核聚变的研制却并非神话。如果核聚变能够投入应用,再辅之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能源互联,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一定会得到根本改变。未来人类对能源的利用,一定是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一次能源终究是有限的。如果人类持久和平,能源互联得以实现,东西半球的电力供需实现互补,那么,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将逐步降低,以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聚变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将发挥主要作用,那时的天空会更蔚蓝,大地会更翠绿,地球也将得以休养生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球生态更趋平衡。就像爱默生在《论自然》中说的那样:我们在自然中孕育,被生命的洪流环绕,自然以其力量邀请我们,作出相应的行动。(杭商传媒许雪峰对本文采写也有贡献)

责任编辑:袁乙恒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