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集团《新质生产力下的中医药产业如何升级》论坛圆满召开

来源: 中国网 时间: 2024-06-12 作者:

在原生态名贵中药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助力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医经典名方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加持下,如何实现二次开发?河北道地药材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在哪里?这些关乎到中医药产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话题,在安国药交会上的河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专家论坛上给出了解答。

图片

(论坛现场)

6月5日,由安国市人民政府、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主办,金木集团承办的河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课题项目——新质生产力下的中医药产业如何升级,迎来了主管政府部门、行业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的热烈讨论。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中国中医科学院、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天津中医药大学、河北省中药材(承德)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大学等高层次专家团队,对安国、乃至河北中医药发展,切准了脉,给出切实可行的良方。

图片

(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 刘骁悍)

会议伊始,原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巡视员、省卫生厅副厅长,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刘骁悍代表主办方向与会嘉宾做致辞。他讲到:在如今国家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追求全民健康的战略引领下,中医药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希望通过这次论坛,能够汇聚国内顶级专家学者和业界伙伴的智慧资源,为河北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宝贵的思路和经验,让更多中医药产品的研发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图片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 李佃贵为大会视频致辞)

随后,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全国劳模李佃贵为论坛发来视频致辞。

图片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处副处长 吕钊)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处副处长吕钊介绍了河北省中医药发展情况,重点阐述了政府支持中医药企业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的政策和措施。他说,河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研究院是行业内的重点研究院,也是省科技厅确定的产业研究院牵头单位,有着较强的研发实力,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获得中医药研发的前沿动态和方向,结合河北中医药和大健康市场,研发出新产品,助力行业及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医药产业的专家,对行业内研发方向和热点话题,结合实际,和与会者进行了主题分享。

图片

(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 吕海宁博士)

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吕海宁博士发表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合成生物学助力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演讲,他说到,目前国内获取中药药用活性成分主要是从药用植物中直接提取分离,这种获取方式受到植物生长缓慢、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季节和气候等多重因素的限制,因此,高效而可持续地获取中药活性成分,成为突破中药产业化瓶颈的关键。在此背景下,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成为打开中药产业化发展空间的一把“钥匙”。实践证明,通过生物合成途径,能实现中药活性成分的高效绿色生产,这为中药产业化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

图片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员 宋新波)

天津市现代中药创新中心董事长、天津中医药大学宋新波研究员,与大家分享了《中医经典名方的研究与开发》,他说,国家鼓励企业运用符合产品特点的新技术、新工艺研制中药新剂型、改进已上市中药剂型;同时鼓励挖掘已上市中药的临床治疗潜力,促进已上市中药同品种质量竞争。作为生产企业,应该加快对已上市经典名方复方中药制剂的二次开发,既减少了研发周期与成本,又可挖掘更多的潜在价值,通过提升产品质量而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

图片

(河北省中药材(承德)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承德医学院赵春颖教授)

河北省中药材(承德)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承德医学院赵春颖教授发表了《河北省道地药材北苍术全产业链集成及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主题演讲。她说,中药产业是河北省传统优势产业,河北中药材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中药材发展,无论是提高附加值和应用率,还是从根本上解决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都离不开借助现代科技的手段。同时,要加强道地药材的标准和生产规范制定,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培植、采集、加工人才的培育,加强仓储、运输、应用的联动。

图片

(专家圆桌论坛)

随后,多方代表就相关热点话题进行了圆桌论坛讨论,展开了广泛交流。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党组书记刘骁悍主持论坛讨论环节。

图片

(论坛现场嘉宾)

政府主办、协会牵头、专家传技、企业受益。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河北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相信在政府、协会、专家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河北中医药产业定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责任编辑:陈林寿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