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物探西南分公司2023年度劳动模范贺斌:知识“花”开勘探路

来源: 企业家日报网 时间: 2024-06-08 作者: 陈茂 李培双 文/图

备选图2:贺斌在野外工地上.jpg

他是一名年轻的知识分子,他的知识之“花”在勘探路上绽放出绚丽的花朵,他就是贺斌,东方物探西南分公司2023年度的劳动模范,光荣地在今年“五一”接受了单位表彰。

1977年出生的贺斌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自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担任物探队测量组长、施工组长,重庆经理部工程技术部副部长,测量工程中心生产技术室副主任、主任等职。现任东方物探西南分公司测量工程中心第二党支部书记。

贺斌时刻牢记使命,坚守初心,用实际行动书写对党的忠诚。近两年,他和班子成员一道,团结带领全队员工克服种种困难,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11个重点勘探工程测量项目,累计施测物理点1270210个,助力打造了一批物探优质精品工程。其中,南充三维项目获评了东方公司“三标工程”示范项目建设一等奖,苍溪-剑阁三维项目被评为西南油气田“优秀地震采集项目”。

立足项目搞创新,助推勘探高效率

图3:贺斌(右一)在工地上.jpg

贺斌(右一)在工地上测量

2020年以来,贺斌作为测量工程中心职工创新工作室的主创人员之一,参与完成了东方物探公司《智能化地震队技术整合与深化研究》和西南物探分公司《山地物探钻机实时定位数据传输与监控系统研制》《GNSS差分数据网络信号与电台信号转换装置的研发》等科研项目3个,在促进山地物探系列技术发展的同时,推动了项目提质增效。

2022年,贺斌调任测量工程中心二队并担任第二党支部书记。施工中,他紧贴一线需求,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受限于通信技术和基站铺设的密度,在四川盆地高难山地及密林区,移动网络信号覆盖存在部分盲区,导致基于“互联网+位置”的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 RTK无法继续作业,严重影响作业效率和测点质量。经过深思熟虑,他将该项难题列为技术创新攻关专题,并亲自带头,组织6名技术骨干成立创新小组,合力开展《高难山地网络转电台的改制及运用》攻关。经过半个多月的加班熬夜、反复试验,终于攻关成功,确保了网络盲区测量数据链的畅通。

这一创新成果取得三项显著成效:一是无需在网络盲区制高点布设控制点、架设参考站,减少了作业人员高陡搬迁风险;二是网络转电台需要操作人员少、配件少,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三是确保了施测精度,提高了野外生产效率。    该项自主创新成果当年在东方公司“头号工程”南充三维项目投入使用,生产效率提高近10%。随后,又相继应用于测量工程中心多个项目,节约生产成本数十万元。该项成果还入选2022年东方公司第十三次基层建设工作会议和2023年基层站队HSE标准化建设现场交流会的观摩成果展,并获得西南物探分公司2022年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

胸怀使命攀前沿,智能推行立潮头

“山地物探,风里来雨里去,‘望山跑死马’,要从根本上降低一线的劳动强度和作业难度,达成项目目标,必须借助科技的力量。”贺斌告诉笔者。

2019年初,西南物探分公司刚刚重组进入东方公司序列,装备服务处的技术人员便带着智能化地震队系统来到西南探区进行推广。当时身为重庆经理部工程技术部副部长的贺斌立马意识到,智能化是石油物探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个系统是个好东西。他立即投入到这一新型系统的学习中,成为分公司最早接触并掌握该系统应用的基层技术人员,随后,他又被选为分公司首批现场推广人。

历时几个月,行程辗转上千公里,先后前往川渝地区合江、永探1井、宜202、黄202三维项目进行新系统应用推广。当年11月,他还远赴新疆塔里木探区富源III区三维项目进行推广。

然而,智能化地震队系统推广之初效果并不理想,贺斌便主动担当系统开发者和使用者的桥梁。一方面,他深入总结研究系统的不足,多次给研发团队提出改进意见;另一方面,他马不停蹄多次和系统研发人员到基层一线调研,了解各工序的需求,现场答疑解惑。经过改进提升,智能化地震队系统很快得到了开发升级,操作起来变得更为简单、实用,回传的信息更丰富、更高效。

短短一年时间,在他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东方物探智能化地震队系统在西南探区的推广应用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如今,该系统已经全面应用于分公司各项目运行,有力促进了山地物探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图7、项目工地上正在使用的创新技术设备.jpg

项目工地上正在使用的创新技术设备

2023年,测量工程中心利用测绘云平台技术首次建立“HSE云平台”,该平台可以实时跟踪掌握一线操作人员的作业位置和安全状态。贺斌又与班子成员商议,决定率先在项目中应用这一监控平台,为一线人员保驾护航。在当年下半年启动的泸201和四合场项目上,测量二队全部施工人员均申请了云平台账号,并由一名职工专职负责平台监控。平台运行期间,处理报警信息13次,为“平安测量”加筑了一道安全防线。

心系员工做实事,打造幸福美丽家园

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贺斌善于听取一线呼声,乐于为员工排忧解难,始终坚持以员工为中心。

图4:工地上,贺斌(右一)为作业人员送发慰问品.jpg

贺斌(右一)到工地为作业人员送慰问品

贺斌刚到测量二队时,一线生产班组普遍反映野外作业时间长,在家时间太少。他随即和班子成员借鉴兄弟单位的优秀管理经验,并结合本队实际情况进行项目组织结构调整,改进队伍生产运行管理制度。2023年,生产班组员工人均在野外一线工作的时间明显减少,同时,每个项目的参与人数也大幅下降,野外驻地费用消耗也降低近一半。

 队伍发展,关键在人。贺斌积极实施由中心主导的“青年员工成长工程”,牵头为黄曦月、李高杨、徐超等队上3名青工制定个人成长目标和计划,通过“师带徒”“搭台子”“压担子”,目前,这3名青年均提前完成阶段任务。2022年9月,在集团公司第二届技术技能大赛石油勘探测量竞赛中,黄曦月和预备党员秦照武勇创佳绩,双双摘得大赛铜牌,为队伍增光添彩。

季节工是一支重要的生产力量,也是工程队大家庭的一员。去年秋季四川盆地雨水连绵,不仅严重影响野外施工进展,也显著增大员工作业风险和健康风险,贺斌及时与物探队沟通,根据天气情况动态调整作业计划;加强现场劳动防护,为每个季节工购置一套雨衣、增配一套劳保服,为各作业单元添置了一个烘干衣柜。另外,还采取生活补贴、劳动竞赛、超产计奖等激励措施,较好地稳住了季节工队伍,并在中心的支持下,确保了项目正常运行。

此外,贺斌还定期摸排困难员工家庭情况,常态化组织开展“一帮一”“送温暖”活动,实施困难帮扶,增强队伍的凝聚力。

图6:专题党日活动,留影重庆816工程遗址前.jpg

在重庆816工程遗址开展专题党日活动

“作为一名年轻知识分子,投身实践是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坚持实践才能有所作为。这些年所做的工作,都是我的应尽职责,目前的成绩,都是班子成员带领全队员工共同努力取得的。我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荣誉归大家。”已有14年党龄的贺斌谦逊地告诉笔者。

(陈茂 李培双 文/图)


责任编辑:张宇

猜你喜欢

top